幾百年來,中國人尤其是廣東人漂洋過海來到今天的泰國,他們幾經波折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有人或因大海的波浪,或因饑餓疾病,或因勞累窮困倒在去泰國的路途中.......如今,那批成功到達泰……,泰國旅游攻略,泰國游記攻略,泰國好玩嗎,泰國在哪里,泰國有什么好玩的,泰國怎么去,泰國怎么走,泰國住宿,泰國景點景區

問題:提問:今夜無眠
在泰國生活了一輩子的華人過春節和大陸人一樣嗎?他們有什么春節活動呢?
回答:回答:愛已停機情已欠費
幾百年來,中國人尤其是廣東人漂洋過海來到今天的泰國,他們幾經波折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有人或因大海的波浪,或因饑餓疾病,或因勞累窮困倒在去泰國的路途中.......如今,那批成功到達泰國的中國華人的子孫后代在泰國已經扎下了根,他們把中國的文化帶到了泰國,融進了泰國人的生活里,而春節對于從未回過中國大陸的泰國華人來說是聯系他們與中國的文化橋梁,時刻提醒著他們體內流著中國人的血液!
中國人,特別是廣東人,到了泰國會感到很親切、很熟悉。城市里店鋪的金字招牌往往都是用漢字寫的,而下邊的泰文的字號則往往小了一倍、兩倍,甚至三倍。街道老式的屋宇都是廣東式的“排屋”,臨街的鋪面都有伸出去的雨搭,可以為街上的行人遮陽避雨。進入菜市場,攤檔的格局簡直和廣東的一模一樣。
據說,目前泰國的華人有六、七百萬,約占泰國人口十分之一。如果加上有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一華人血統的泰國人,數量就更多了。有人估計泰國有華人血統的人可能占泰國總人口的50%以上(無從考證,只作參考)。中國人較熟悉的泰國前總理川力派、前總理他信都是華人后裔,現任總理阿皮實也有華人血統。
華人的流入自然也把中華文化傳入泰國。中國很多文化風俗,包括傳統節日,至今依然在當地的華人生活中保留,其中春節自然是最重要的節日了,也是泰國華人一年中最忙碌、最充實的時刻。春節是中國人傳統的喜慶日子,與眾不同的是在泰國春節除了合家團圓、送舊迎新外,還有另外一層意義。對于生長在泰國、從未去過中國的泰國華人來說,春節還意味著祭祖和對遠在中國的親人的祈福。所以在泰國春節過得既要歡歡喜喜,熱熱鬧鬧,又要有禮有節,合乎規矩。
華人過年,有3大內容:一團聚,二祭祖,三玩樂。這和祖居地風俗一脈相承,但又有些變化。離鄉背井的華人,在一個陌生的國度里討生活相當不易,能有機會團聚,就越發彌足珍貴;國內過年,送神迎神的較多。泰國的華人將它移向祭祖有它的道理。幾百年以來,他們的祖先坐紅頭船,下七洲洋,熬過了千辛萬苦,才來到暹羅(1939年后改稱泰國)。其中被大海的風浪、疾病、窮困、勞累吞噬的生命不計其數。祖宗為他們創下基業,飲水思源,這是他們心中最圣潔的感情。過年當然離不開吃。吃,其實是一種文化。年夜飯的重要,不僅僅在于它的豐盛,而在于它表現出來的親情和氛圍。華人過去過年大吃大喝,不是因為富而恰恰是因為窮。隨著經濟地位的改善,越來越多的華人把過年轉向了休閑、旅游、度假等文化消費上。
在泰國,春節最重要的一天不是新年,而是大年三十;春節禮節最重要的環節是除夕夜的祭祖儀式。大年三十白天,華人在家中的小祭臺上擺放祭品,雞鴨魚肉等大菜、湯圓和芋頭等甜品以及時鮮水果必不可少,還要擺上燭臺香爐。點上香燭,家中成員一一祭拜祖先,完成除夕最重要的祭拜儀式。祭拜后,祭臺上的佳肴自然就成了年夜飯的主菜,水果和甜品還要等到除夕午夜的“迎財神爺”的儀式結束之后才能享用。
與中國許多地方傳統不同,泰國的華人并不急著在大年初一早晨去親友家拜年,遵循佛教傳統,大年初一這天一定要到寺廟里行布施禮,以求來年風調雨順,家人平安。春節拜佛、布施時人們通常并不擺闊,也不求多么莊嚴、隆重,人們只是準備上三五種食品或甜點,放入僧侶手捧的缽中,完成儀式便可。
對于泰國華人來說,春節已超越了一般節日的概念,更多是對祖先的感恩、對祖籍和血統的尊重,遵循傳統春節禮儀,祈福一年的生活安寧、合家安康。雖然隨著社會和經濟發展,春節在泰國也越來越商業化,但泰國華人仍然努力保留傳承著春節傳統禮儀,因為這是泰國華人過春節的真正意義所在。很可貴。
泰國是個兼容并包的國度,她樂于接受外來文化。只要符合自己的需要,國外的節日,他們都可以“拿來”。春節能夠在泰國生根,泰國人能和華人一起慶祝,和這一點也不無關系。
泰國華人過春節,這是中國文化的延續,是炎黃子孫的精神交流。
泰國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